編者按:上海市政府于2014年7月7日印發《關于推進本市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上海國資改革的主要目標,指出在未來三到五年,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實現股權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等;同時針對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出九條具體措施。本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主要工作就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分類監管、設立國資流動平臺和建立約束激勵機制,該政策的發布,將對下一輪改革起到具體指導作用。
上海市委市政府7月7日下午舉行上海市深化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座談會,會上發布《關于推進本市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若干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指出,經過三到五年的推進,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除國家政策明確必須保持國有獨資外,其余實現股權多元化,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企業股權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經營機制進一步確立,現在企業制度進一步完善,國有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對于如何實現混合所有制,《意見》提成九條具體措施,分別是:推進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優化國有企業股權比例結構;加快開放性市場化聯合重組;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明晰企業改制重組的決策程序;規范財務審計和企業價值評估;堅持市場決定對象和發現價格;平等保障相關利益主體合法權益;完善國有企業改制的政策和環境。
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全國領跑,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系改革主線
在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中,上海市一直處于眾多省市中的領先地位。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上海國資國企改革便將其作為改革主線路之一。2013年12月17日,上海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即“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在該輪改革方案中就提到,要打造符合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的公眾公司。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快企業制股份制改革,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
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在混合所有制經濟方面,部分國企已經開始動作:城投控股引入弘毅(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成為戰略投資者一事完成股權過戶手續,弘毅基金將持有城投控股10.0%的股權;綠地集團借殼金豐投資,上海地產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中星集團、上海城投總公司、上海格林蘭持股比例均不超過30.0%;永輝超市斥資近5,000.00萬元認購653.59萬金楓酒業股份,占金楓酒業此次非公開發行結束后總分的1.27%。上海市副市長周波表示,上海市國資委系統混合所有制企業已占系統企業總戶數63.0%、資產總額55.0%、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權益60.1%、主營業務收入83.5%、凈利潤92.4%。自“上海國資國企改革20條”發布以來,上海大型國企積極參與并購重組,力度超前,也讓外界對上海國資國企改革的前景充滿期待。目前上海已經基本形成以混合所有制經濟為主的發展格局,但仍存在國有股比例過高、企業經營機制不夠靈活、集團公司改革不到位等問題。
《意見》細化“國資改革20條”,九條措施確定混改三條路徑
此次出臺的《意見》是針對上海國資改革20條的進一步細化與推進。從《意見》的九條具體措施分析,上海國有企業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公眾公司主要通過三個途徑:一是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包括整體上市、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革以及探索特殊管理股制度四個方面;二是加快開放性市場化聯合重組,聚焦產業鏈、價值鏈、從國有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兩個方面加大開放性市場化雙向聯合重組的力度;三是實施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鼓勵整體上市企業集團、符合條件的競爭類企業集團及下屬企業,以及國有及國有控股的轉制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實施股權激勵。同時,《意見》明確提出推進三種不同類型的國企核心資產上市,即競爭類企業主營業務資產、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國有企業競爭性業務資產上市。該舉措將提高企業證券化水平,除一些科研院所和投資公司之外,目前上海市屬大型國企均有一家或多家上市公司,隨著改革的推進,這類企業資產注入的可能性非常大。
“國資九條”優化國企股權比例結構,力求市場公允透明
在本次上海國資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中,優化國有企業股權比例結構被放在突出位置。《意見》明確,要根據不同企業的功能定位,合理設定國有股權比例。具體來看,負責國有資本運營的國有資本管理公司可保持國有全資;負責基礎設施和功能區域開發建設、提供公共服務和保障改善民生的功能類和公共服務類國有企業,可保持國有全資或國有控股;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中的國有重點骨干企業,可保持國有控股或相對控股;一般競爭性領域的國有企業則根據發展實際,按照市場規則有序進退、合理流動。另外,上海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的重點是引入非國有資本。《意見》明確,要堅持市場原則,即企業改制重組涉及國有股權、產權或資產轉讓、增資擴股等,應在證券市場、產權市場等場所公開進行,以求公允透明。此舉意味著今后一些國企中,國有資本將不再控股,而是退居第二或第三大股東。
民營資本入場時機到來,PE參與國企改革積極性將進一步提升
在地方國企改革系統中,上海國資改革的思路和具體實踐也將成為布局其他省市的國資改革機會的線索。隨著上海“國資九條”的出臺,民營資本可借此契機進入上海國有資本,既有助于提升國有企業競爭力,又能讓上海移出空間扶持重點產業,有助于轉型升級發展。對于PE機構來說,該輪改革釋放出經營機制市場化紅利,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的開放使得PE機構獲得更多機會介入國企,幫助企業實現市場化和專業化、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機制,從而提升企業效率,尋求回報。這個過程有望使雙方獲得“雙贏”,大大激發股權投資機構參與國企改革的積極性。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楊雄表示,在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國資監管的內容和方式進一步聚焦,開放性市場化重組的領域和深度進一步拓展,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進一步增強。下一步,要堅持問題導向,把國資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