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年醞釀,深港通的開通時間終于塵埃落定。25日晚,中國證監會發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聯合公告》明確表示,深港通將于今年的12月5日正式開通。
深交所香港負責人王一萱表示,深港通標的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從市值的覆蓋率、交易的比率及市盈率等看,市場代表性比較強;二是從所處行業看,與滬港通的標的大部分在金融、地產等不同,深港通的標的多分布在消費、電子、醫療等新興行業,成長性比較好。
關于開通后對市場的影響,前海開源基金執行投資總監、國際業務負責人曲揚表示,短期來看,港股市場依舊將受到海外眾多不確定性因素的持續影響。從中長期角度來看,“互聯互通”的持續發展將得益于其獨特的模式,其核心在于交易過境、清算不過境。這種獨具創新的交易模式將有效擴充國內投資者投資海外的渠道,同時也吸引海外投資者更方便的投資中國市場。而“深港通”的開放,將進一步擴大港股中小市值公司投資標的,納入了更多代表創新力量的優質中小型企業,我們對港股市場中長期依舊持樂觀態度。
從全球橫向比較,港股市場估值與全球主要市場相比仍處于相對低位,估值洼地使得港股向下風險較小,優勢明顯。另外,港元與美元掛鉤,美元則可以作為規避資產貶值的“安全島”,未來南下資金意愿的增加有望進一步帶動港股市場整體流動性的提升。從投資范圍來看,恒生中小型指數成分股的納入將帶動相關資金進一步關注在港上市的中小型創新型企業。預計未來,將有相當一批前期相對缺乏流動性,估值折讓較多的公司有望得到估值重估,高科技產業、新經濟產業、稀缺產業以及其他細分產業的龍頭公司將率先得到市場關注。
深港通其實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2014年初,深圳市政府的1號文件就提出深化深港兩地金融合作的多項措施,并在第十一條表示:“探索建立‘深港交易通’系統,通過聯網交易等方式加速兩地證券市場融合。”
2014年9月5日,證監會明確表示,在“滬港通”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證監會支持深港兩地交易所進一步加強合作,深化合作的方式和內容,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的發展。
今年的8月16日可謂是深港通的關鍵性節點,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表示,深港通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并批準《深港通實施方案》。
三個月后的11月19日,深港通進行全網測試,模擬深港通業務開通首日(交易業務啟動)運行場景,并且市場上一度誤傳深港通開通時間在11月21日。而在今日,證監會終于一錘定音確定深港通開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