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
李克強指出金融與實體經濟密切聯系、互促共生。目前,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發展瓶頸。目前,中國至少有5000萬家中小微企業,但絕大部分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正是這90%的中小微企業解決了中國就業的90%。要在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的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圍繞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創新服務方式,有效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
會上,農業發展銀行、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重慶農商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負責人匯報了金融形勢和相關建議。要繼續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政策松緊適度,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堅持推進金融市場化改革和法治化建設,在防范風險基礎上促進金融創新,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金融環境。
2、鼓勵互聯網金融依托實體經濟規范有序發展
李克強說,改革開放是推動金融發展的強大動力。要推動形成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機構體系。放寬金融行業準入,加快發展中小金融機構和民營銀行,鼓勵互聯網金融依托實體經濟規范有序發展。
互聯網金融的根本就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李克強總理講的是“鼓勵互聯網金融依托實體經濟規范有序發展”,這里有兩個重點:一是“依托實體經濟”;二是“規范有序”發展。
3、互聯網金融——逐步走向規范化發展道路
互聯網金融特別是P2P網貸承載著普惠金融的使命,有效率地將貨幣、資金配置到經濟部門和個人,快捷、普惠地服務于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互聯網金融應減少經濟活動中的信息不對稱,覆蓋長尾市場,提升小微企業和個人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可為國內5000萬家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源源不斷的源頭活水。隨著互聯網金融監管聲音的越來越近,P2P網貸行業的大洗牌即將來臨,穩健發展的平臺理應回歸信息中介的本質。這次總理為互聯網金融喊話,更意味著互聯網金融行業即將走上正道——規范化發展的道路。